寂静的深夜,华亿(中国)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所属的北京华亿(中国)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自所”)常州基地生产车间仍是一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随着机器轰鸣声,硕大的熔喷头源源不断地喷出白色的纤维,瞬间凝结成雪白的“布匹”,经电晕分切、打包成卷后连夜装车运往口罩生产企业。自1月30日以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这里上演,这背后,是北自所作为央企人的坚守和付出。
2020 年新春以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进入了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北自所作为科技型中央二级企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资委“发挥央企主力军、国家队作用,全力支援保障疫情防控阻击战”要求,全力支持抗疫紧缺物资生产,以“战时”状态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一时间响应动员,从智能制造转型抗疫物资生产
北自所常州基地是为加快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而创建的高端制造产业园区,内部建设有国家发改委主导、北自所牵头打造的国家级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体验验证平台。疫情爆发后,北自所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研讨应对疫情工作安排,决定迅速响应国家要求,利用目前常州基地的生产条件优势,迅速调整现有产线工艺,全面动员,投入抗疫紧缺物资生产。同时派出公司专项工作小组即刻奔赴常州,加强现场工作领导,支援开展抗疫物资生产工作。常州基地所属的两家子公司北自所(常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科技”)和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江院”)迅速响应,抓紧改造转产,尽力排产满产,全力以赴稳产量、助防疫。
全力以赴、共克时艰,保障抗疫物资稳产满产
熔喷布被称为口罩的“心脏”,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具 有良好的过滤性、阻隔性、保温性和吸附性。常州科技运营两条高端无纺布生产线,主要服务于生活用品的原材料供应。为应对口罩原材料紧缺的严峻形势,常州科技急防疫一线“燃眉之急”,加强工艺优化,强化质量管控,调整工艺参数和产品结构,将全部产能用于生产防护用熔喷过滤层无纺布。1月29 日复工后,常州科技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多个关键岗位员工现场调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一次性开车成功,成为常州钟楼区第一家正式复产的企业。1 月 30 日起产线陆续投入运行,保证熔喷布日产 10 吨,每吨可制造口罩 100 万个。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常州科技克服了人手不足的最大难题,4 个多月来,全体干部职工“两班倒”,放弃了全部的休息日,2 条生产线“24 小时”不间断生产,有效保障了供应需求。
2 月中旬,口罩设备市场还处于技术尚未成熟和设备供不应求的状态,北自所当机立断,决定结合常州基地口罩原材料生产的资源优势,继续投入口罩生产线,进一步扩大抗疫物资的规模化生产。长江院立即响应,在解封后第一时间复工,不到半个月时间内完成了 10 万级无尘车间 1 期建设;同时,为尽快拿到口罩生产设备,也为了保证设备质量,几位职工在疫情期间分别奔赴佛山、南京、无锡等现场,日夜紧盯设备生产,困了就轮流在车上小睡一会,饿了吃碗面,保证设备出场的第一时间将设备装车;为了保证设备产品质量,技术部的几位职工更是在罗溪现场紧盯三天三夜,在确保设备完全正常运行和生产平稳后才放心将设备拉往车间。技术部全体员工日以继夜,连续加班 40 多天,采用投产一条、调试一条、采购一条的方式,解决了设备的诸多问题,保证了多条口罩生产线陆续投产。
5 月底,随着疫情发展的国际性蔓延,为进一步满足更高层次的医疗防疫物资需求,常州科技再次调整工艺,启动防护服用“纺粘+熔喷”复合无纺布生产,针对国际标准,重新刻印轧辊花纹,经各方协调,多轮沟通,千方百计加快刻印花纹的时间,原来需要 30 多天工期压缩到了 10 天。6月19 日,防护服用“纺粘+熔喷”复合无纺布已试制成功,每吨可制造防护服 6000 件。
践行担当,落实责任,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北自所在关键时刻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了央企的政治意识和担当精神。截止至6月底,北自所常州基地已累计生产熔喷布近 1400 吨、SMS 无纺布(主要用于生产防护服)近 90 吨,累计生产口罩片 6000 余万只。产品不但及时满足其他中央企业的生产需求,更是优先保障了常州当地口罩生产厂家的原材料供应,为常州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使命重于泰山。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北自所践行社会责任,筑就央企担当,实现了保供应、守安全、战疫情三线告捷。北自所将继续响应国资委号召,充分利用北自所智能制造综合优势,以担当守初心,以实干担使命,全力做好生产调度,全力确保产量稳定,全力提升产品质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中国华亿(中国)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804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622号 技术支持:北京信诺诚